茶叶是恩施州的传统优势产业,历届州委、州政府都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,始终把其作为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的特色支柱产业来培植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产业基地初具规模,产业地位不断提升,已经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当家产业。
一、地位不断提升。2013年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1亿元,占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.5%。2012年全州茶叶出口864.9吨,出口额820.2万美元,占全州农产品出口总额4067.8万美元的20.2%,主要销往日本、俄罗斯、非洲、欧盟及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。目前,恩施州茶园面积、产量、产值及出口量均居湖北省首位,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五位。
二、基地规模扩大。去年底,全州茶园面积达到110万亩,产量6.4万吨,恩施市、鹤峰县茶园面积突破20万亩,利川市、宣恩县、咸丰县达到10万亩以上。全州引进全国优良品种30余个,通过筛选重点推广了福鼎大白、鄂茶1号、龙井43号、浙农117等品种。同时,先后成功选育了鄂茶10号和鄂茶14号两个省级地方良种。目前,全州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总面积的68%,良种化率比全省高出42个百分点,比全国35%高出33个百分点。
三、结构不断优化。从茶类结构看,以绿茶和红茶为主,乌龙茶、黑茶等特种茶有一定的发展。2013年,全州绿茶产量46471吨,占总产量的72.1%;红茶10462吨,占总产量的16.2%;黑茶4766吨,占总产量的7.4%。从质量结构看,名优茶产量稳步增长,名优茶产量占总产量的50.9%。
四、经营企业不断壮大。全州现有茶叶加工厂家1600余家,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253家,其中,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4家、省级龙头企业5家、州级龙头企业42家、有进出口权的企业6家。以品牌为纽带,以资产营运为重点,整合重组了恩施玉露茶集团;伍家台贡茶集团正加快重组步伐。通过QS认证的企业88家,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3家。全州有茶叶专业合作社233家,产业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。
五、品牌打造取得进展。全州初步整合了“恩施玉露”“鹤峰茶”“伍家台贡茶”“咸丰帝茶”“利川功夫茶”等县域品牌。全州获得“湖北名牌产品”5个、“湖北省著名商标”14件、“湖北省十大名茶”品牌6个;恩施玉露、恩施富硒茶、伍家台贡茶、鹤峰绿茶、咸丰帝茶、来凤藤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“恩施玉露”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,“恩施富硒茶”2012年6月入选“中国十大富硒品牌”。恩施玉露品牌价值6.81亿元,在96个品牌中位居59位,比2010年2.9亿元增加3.91亿元,位次前进1位;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6.01亿元,位居68位。
六、茶农收入不断增大。目前茶叶已经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,2013年全州茶叶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在360元左右,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%。在茶叶主产区,茶叶亩平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,高的突破万元。茶农因茶致富,茶区因茶繁荣,极大地带动了新农村建设,像恩施芭蕉戽口村、鹤峰走马升子村、宣恩万寨伍家台村、咸丰黄金洞麻柳溪村等一批文明富裕新农村不断涌现。(来源:恩施日报)